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教育公平与人才培育成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作为革命老区,受限于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现象普遍,留守儿童占比大。与此同时,当地乡村学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滞后、优质师资短缺、课程体系单一等问题,与城市教育差距持续拉大。基于此,志鲲基金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联合斯伦贝谢长和发起“魔方计划”,以教育帮扶为抓手,将乡村振兴与儿童发展、县域资源活化深度融合,探索“造血式”公益路径。
项目立足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及下辖乡镇实际需求,锚定人才振兴目标,两年内以 498 万元总投入,为当地流动、留守儿童及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提供系统性支持。项目搭建“3+1+N”公益框架系统性补足乡村教育短板:建设科技教室、图书角等硬件空间,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设立奖助学金激励本土学子成长,支持教师扎根乡村;开展研学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乡村儿童对未来发展的自主规划能力。同时,辅以 N 项灵活活动支持(如捐赠、师资补贴),以多元化举措构建起覆盖硬件升级、师资赋能、学生成长的全链条帮扶体系。志鲲基金会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与公益项目创新设计能力,联合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及媒体力量,将教育公平的愿景转化为可触达的温暖行动,为黄土高坡上的孩子们搭建起通向未来的阶梯。
项目模式
基金会以前瞻性思维构建“可扩展公益模式”:通过标准化模块(如科技教室配置、图书角运营指南)与定制化内容(如本土化 STEM 课程)结合,形成可快速复制的公益模板,既培养了创新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为乡村长远发展储备了兼具创新意识与乡土情怀的新生力量;而“企业 - 政府 - 社会组织 - 媒体”四维联动机制,则为项目可持续性注入长效动能。这种兼具温度与效率的设计理念,不仅直接惠及 3,000 余名师生,更以标准化、可复制的公益模板,为同类县域探索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参考范式。
项目成效
总体共有 15 所学校 3,000 余名师生从中受益。
2 个科技教室完成并投入使用。科技教室的捐赠及课程开展为子长市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科技的空间,帮助学生在市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子长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机器人编程班参加延安市第四届中小学人工智能暨创客大赛子长赛区荣获各类奖项 80 余项,活动中心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魔方计划——梦想之旅”活动于 2024年 8 月中旬拉开帷幕,来自延安子长市 8 所小学的 142 名师生来到北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本次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艺术、运动等方面的兴趣,并培养学生们安全意识,助力学生们全面发展。
情景演练等互动体验,掌握识险避险的自救互救技能;在户外拓展中化身“小小探险家”,挑战攀岩、绳索协作,从跌倒的泥泞里学会坚韧,在团队任务中懂得信任的力量;在天安门广场参加降旗观礼,燃起孩子们内心的炽热;走进故宫的红墙金瓦,仰望中国科技馆里悬浮的“太空舱”,在孔庙和国子监的古柏间聆听历史回响——在跨越时空的课堂中,让文明的火种与现代科技的星河在他们眼中交汇,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梦想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