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碳”战略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志鲲基金会联合太古可口可乐,以海南毛道乡为实践样本,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生的创新路径。毛道乡作为典型的热带生态脆弱区,长期面临橡胶产业效益低下、文化传承式微、基础设施薄弱的困境。项目以云南西双版纳“消碳庄园”经验为基础,在海南红运村、毛枝村两期建设中迭代升级,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闭环设计,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打造可复制的低碳振兴模式。


红运村消碳庄园创新实践
项目以“生态循环+非遗活化”为核心,以系统性思维重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农业转型:推动橡胶树换种,在产业规划师的科学指导下,引入巧克力柿子、冰激凌柿子等热带特色水果,打造“新奇特优”水果示范基地,带动周边乡镇产业升级,提高村民收入,并且同时减少了单一作物对土地的消耗。通过秸秆收集点建设,实现秸秆粉碎发酵返田,形成有机肥生态循环链,既解决了秸秆垃圾外运处理的难题,同时也为村民创造了秸秆转运岗位,增加了家庭收入。
    非遗文化赋能:项目深度挖掘黎族文化价值,在村民院落种植兼具染色功能与观赏价值的黄姜、蓝锭草等植物,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场景结合—黎锦染色、五色饭制作等传统工艺通过“屋顶工坊”焕发新生,既保护了文化基因,又塑造出“一院一景”的乡村美学,极大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一举多得。



低碳基建升级:安装光伏路灯、建设“消碳庄园”展示中心,通过沙盘模型、环保墙绘、非遗展陈等方式,将低碳理念融入村民生活。开展“变废为宝”手工课程,利用废弃塑料瓶、秸秆制作工艺品。
      此外,为了保证项目实施与开展的科学严谨,基金会还邀请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团队从林业固碳、资源再利用等多重维度对“消碳庄园”的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及减碳测量,实现项目效果的可见、可感、可量化。
毛枝村消碳庄园深化探索
在红运村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基金会在毛枝村消碳庄园的建设上又进行了深化探索,聚焦生态安全与城乡资源联动,探索更具韧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森林可持续管护针对毛枝村森林火灾风险,采购林业急救包、防灭火铁锹等设备,开展护林员技能培训,助力当地森林资源保护。
光伏点亮乡村针对夜间行走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安装60盏光伏路灯,作为点亮工程,改善村民宜居环境。
机制创新:志鲲基金会通过“消碳庄园”项目,搭建起“企业资金+政府协同+社会组织执行+村民参与”的四维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复制经验。未来,项目将进一步瞄准文旅融合的发展热点,推动当地进行文创产品及乡村生态研学的开发与设计,吸引城市客群走进乡村,让生态资源与文化IP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收益,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毛道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太古可口可乐不谋而合。太古可口可乐为乡里发展带来诸多创新启发和助力。我们很感谢也很欣慰,有企业持之以恒地为广大乡村的发展与振兴付诸行动。对毛道乡“消碳庄园”,我充满期待,这是每一个人的“消碳庄园”,能为乡里带来好处,为村民带来好处。
———毛道乡党委书记 黄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