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广州市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发展报告发布会圆满举办。志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ESG研究中心主任王忠平登台致辞。(以下为致辞内容)


志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ESG研究中心主任王忠平




搭建公益平台,支持民间公益,培育志愿精神


让每份善意都能温暖落地


各位嘉宾,伙伴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今天参加广州市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2018-2025年发展报告的发布仪式,基金会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的支持与鼓励。很多都是多年老朋友,再次感谢!


广州市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18年,“志鲲”二字承载着创立之初的信念与愿景——“鲲”取自庄子《逍遥游》中“鲲鹏”之意,喻示扶摇万里的格局;志则凝聚“志愿精神”与“志向追求”。


成立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源于我多年的公益研究和实践,我观察到中国的公益行业需要一个汇聚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资源的平台,切实破解公益行业资源短缺难题。而我多年一直在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益和ESG等方面的咨询和支持,现实中很多企业需要优秀的项目,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不能有效对接。如果能成功搭建公益平台对于行业是一件好事,因此志鲲确立的使命“聚公益之力,行专业之效,达鲲鹏之志”。我们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



01 搭建公益平台



希望推动更多的企业、爱心人士和众多的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志鲲实现有效对接。目前已经有超过50多家企业和30家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选择了志鲲,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局面。



02 支持民间公益



我一直坚持“有草根立场,但是不做草根机构”,一直坚持多年聚焦民间需求,并把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定位为“资助性”基金会,希望赋能民间的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


  • 行业赋能:今年发起了“志愿服务赋能计划”,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募款的系统支持,包括提供公募平台、培训和日常指导等。

  • 小额资助和大赛的支持:发起过养老公益大赛,以及支持各地的民间社会力量,比如:🈷有声邮局的各地支持,救灾项目都是与当地的应急组织合作开展的。

  • 联合劝募:制定符合民间志愿服务组织的项目,联合一起募集资金,资金全部支持民间公益组织。

  • 公益桥和志愿服务中国行:分享专业知识,赋能行业发展。

  • 益企荟:为企业及企业与民间组织提供一个对话、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03 培育志愿精神



我一直从事志愿服务实践和研究,我一直坚信志愿精神是中国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国公益行业可以有效整合的资源力量。我们发起的“为妈妈奔跑”、“爱心中转站”、“爱步寒冷”等项目都属于社会动员的项目。中国的公益一定要“破圈”和“资源整合”,而志愿服务是有效的破圈方式之一,是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的重要方向,所以大家看到在《发展报告》中专章论述。


我们申请公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有志愿者的社会动员基础和专业性,比如我们此次密云的救灾通过在线募集,目前超过70万,目标100万。西藏地震也是通过在线募集,在社会捐赠意愿不强烈的背景下,半个月募集了接近200万。


因此,希望大家通过三个关键词“公益平台”“民间公益”“志愿精神记住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


基于三大定位,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在乡村振兴、应急救灾、教育帮扶、社区发展、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多领域发力,在过去七年探索了多个成功的案例和模式。我们的资助方向多元,目的要满足搭建公益平台的需要,同时突出重点资助领域。

  • 1,市场的选择,即企业及爱心人士的选择。我们的资助方向要和捐赠人意愿一致。比如这两年我们积极参与了湖南水灾,西藏地震,北京密云水灾是因为企业的需求增加。

  • 2,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自己的品牌项目,“有声邮局”“爱履行”“星宝清爽计划”等,以及探索的一些创新项目,如栀愿便利店,将是我们的重点方向。


大家都知道,我是提供公益行业咨询和支持,所以规范性和透明度是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底线和优势,基金会连续六年蝉联广州市民政局“透明度A级”评价,在CFC中基透明指数FTI2024评估中以满分成绩获评最高透明等级,这些成果印证了我们对规范化、专业化底线的坚守。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的愿景是“让每份善意都能温暖落地”,请大家放心与我们合作。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来发布报告?



  • 2018年基金会成立,准备发力赶上了疫情三年,确实发展不达预期,疫情结束后2023年2024年基金会快速增长,也积累了一些成果,也给了我们信心,因此需要梳理和总结过去7年的经验,并让更多人了解。

  • 今年年初非常有幸申请成为公募基金会,是民政部门和领导对于我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我们需要重新按照公募基金会来制定机构的发展战略。



为什么要转变为公募基金会?



公募基金会对基金会的要求更高,包括透明度、规范性,以及每年必须达到的70%的资金花费要求等,但是我想强调我们做公益“不怕难”,只要符合行业和市场需求,我们就会推动。我们坚持“长期主义”,并“迎难而上”。


现阶段,中国慈善的外部环境面临较大挑战,政府购买和企业捐赠数量都在下降,很多的民间公益组织生存空间愈发艰难,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希望能“逆势崛起”,为中国公益做出贡献并探索发展道路,我们不仅要做“资源搬运工”,更要做“价值创造者”,与中国的民间力量共同建立良好生态,相互赋能和支持,一起成长。


最后,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过去七年的成果证明了机构的生命力和定位的准确性,我希望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未来继续向前,在中国公益行业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做成支持民间公益的百年老店。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励,再次感谢大家 !


王忠平

202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