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鲲基金会以广州为核心阵地,联合多家企业深耕广州本土公益事业,聚焦志愿服务、教育扶持、生态保护、弱势群体关怀四大领域,通过整合企业资源与社会力量,持续推动公益项目在区域落地,形成“志愿凝聚力量、教育赋能发展、环保唤醒意识、慈善温暖城市”的支持模式,将社会各方的善意、爱心与城市温度深度融合,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公益动能。
志愿服务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力量。广州是全国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志鲲基金会积极支持推动志愿服务为广州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公益慈善事业建设、城市文化建设等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以群众需求、居民关切为着力点,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让志愿服务成为广州街头巷尾最温暖的底色。同时,志鲲基金会积极与专家学者展开深度对话,探讨志愿服务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式,为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增光添彩。

2020年1月,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共同指导,广州市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广州市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主办,英格索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现特灵科技)协办“广州志愿服务助力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推动区域公益生态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深化广州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志鲲基金会通过物资捐赠与素质教育双轨并行,构建教育支持体系,缩小教育鸿沟,支持广州教育事业发展。
护苗计划: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义务教育的短板和弱项,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对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志鲲基金会联手大参林医药集团,发起“护苗计划”,项目周期2年,给予偏远山区小规模乡村学校在读留守儿童关爱,同时为学校补充紧缺教学物资,把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护苗计划已向广东偏远山区15所乡村小学累计捐赠超27万元教学物资(含课桌椅、图书柜、护苗包等),惠及1,500名师生。项目创新性融入安全用药课堂、中医药文化启蒙等志愿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建立线上反馈机制,动态优化捐赠物资配置(如护眼台灯、保温杯等高频需求品),确保物资的高效统筹和精准援助。

汇成百年: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国际局势和经济环境影响下,毕业生就业形势颇为严峻。志鲲基金会携手汇成百年专项基金,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创新创业培训、奖助学金资助、打造大学生赋能平台等方式,支持青年学子能力提升。2024年,汇成百年胡华轩宇向母校广州航海学院捐赠60万元,与学校教育基金会共同组成广州航海学院“汇成百年”百万奖教奖学基金。
基金将连续6年,每年资助10万元,为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育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院优秀教师或辅导员发放奖励金,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发放奖学金。2024年已资助20名学生、10位优秀教师。
2022年广州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志鲲基金会积极响应市委"双报到"工作机制号召,在党建引领下迅速组建党员志愿者投身社区一线。通过参与街道流调工作精准掌握基层物资缺口后,基金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资源链接优势,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向爱心企业发布防疫物资紧缺清单,协调合作伙伴进行定向捐赠。
同时,经过理事会专项报批,基金会主动延伸服务链条,创新参与"益起撑广州"活动。依托数字化平台助力需求清单与捐赠方资源清单的精准匹配,有效破解疫情期间信息不对称难题,生动践行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新时代公益使命。
弱势群体关怀是志鲲基金会的关注重点。基金会自创立之日起,便聚焦困境群体现实需求,通过企业伙伴网络搭建公益桥梁。如在2022年,基金会联动沙特基础工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共同为广州市番禺区心飞翔社会服务中心的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传递社会温情,同时组织企业志愿者开展陪伴服务,将自身的企业资源网络精准对接在地需求,支持在地民生服务。
成功转型为公募基金会后,志鲲基金会依托公开募捐资质与专业化运营能力,积极支持广州市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广大在地公益机构提供募款支持。2025年,基金会携手广州市越秀区天使心家庭关爱中心,上线“守护爱奇儿家庭计划”,所筹善款用于支持身心障碍家庭,通过个别家庭关怀、舒压喘息、成长支持、社会倡导、志愿者陪伴融合等方式,帮助身心障碍者的父母重塑生活信心,带领家庭走向积极人生,同时推动社会构建包容友善的公益生态。
未来,志鲲基金会将继续立足广州民生需求,以专业化、体系化的公益实践持续赋能在地慈善生态,为城市发展织就更有温度、更具韧性的社会支持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