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组织参与应急救灾领域是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自身能力与价值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志鲲基金会发挥灵活性与敏捷性的优势,强化资源整合,填补专业化服务缺口,发挥品牌号召力,在应急救灾领域构建专业力量支持体系。
以下为部分案例: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毁,受灾群众面临御寒物资短缺、教育系统中断等危机。地震发生时正值冬季高原严寒期,最低气温达零下20℃,灾区学校教学设备损毁严重,科学、器材等教育资源匮乏,学生群体因缺乏棉衣、棉被等物资,因灾害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亟待疏解。
为精准匹配灾后需求,志鲲基金会携手汇成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汇成百年专项基金、广州易商咨询等机构和爱心企业,为灾区捐赠138万余元。按照分阶段响应机制,展开多轮支援,向西藏日喀则学生之家捐赠学习用品、科学教具、体育器材及健康护理等物资,覆盖定日县、拉孜县等6个乡镇,惠及1,666名学生。
首轮应急阶段,团队迅速响应,围绕学生御寒这一需求,紧急调配棉被运往灾区,及时为孩子们筑牢生存保障的底线。第二轮关怀阶段,团队援助重点聚焦于教育创新与心理重建两大关键领域,为学生准备了学习礼包、科学教具以及体育器材,通过创造力课程与团体运动,为孩子们的心灵注入力量。
2024年6月中旬至7月,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华容县遭遇极端洪涝灾害,创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汛情。平江县连续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房屋垮塌,受灾人口超36万,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华容县团洲垸因洞庭湖支流超警洪水倒灌,村庄几乎全被淹没,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灾情发生后,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但救灾物资缺口大,亟须社会力量支援。

志鲲基金会联合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汇成百年专项基金等在政府应急机制协调下,迅速启动救灾行动,通过“快速响应、快速调研、快速落地”,首批物资48小时内送达灾区,缓解灾民饮水、住宿及医疗需求。累计向平江、华容两县运送发电机48台、水泥100吨、应急床1,000张、生活物资2,443份,覆盖超30个受灾村庄,捐赠总额达100万元,帮助受灾最严重的华容县团西村、平江县九峰水库周边运送物资,解决电力短缺、饮用水匮乏等问题。

为了解灾情实际情况,志鲲基金会组织专业力量奔赴一线调研,协调资源调配;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深入灾区,协助转移受灾群众,搭建临时安置点;捐赠水泥、发电机等物资,支持道路抢修、保障居民用电及农田灌溉;发放应急救灾床、垃圾桶等,改善受灾群众临时居住环境与卫生条件。
此外,志鲲基金会捐赠夏凉被、枕头、凉席等生活用品,细致入微地关怀灾民生活;启动心理援助计划,为受灾儿童开设培训课程,开展心理疏导,关怀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更专业的支持与帮助。
2023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因极端强降水遭受严重的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部分地区交通与通信瘫痪、能源与公共服务中断,群众基本生活物资告急。志鲲基金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认饮用水为受灾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后,紧急联系爱心企业集美家居,采购饮用水5,000箱,总价72万元,为受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
面对灾区交通阻断的严峻形势,基金会积极协调,确保物资以最快的速度送抵北京房山、河北涿州等重灾区,并通过属地村委会、灾区志愿者建立发放台账,确保捐赠饮用水有序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助力灾区生活秩序的恢复。

疫情期间,防控志愿者们冲在一线,任务紧急负担重,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令人牵挂。不止疫情防控,在各项应急救援中,应急志愿者都有广泛参与,且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线志愿者保障缺失问题仍十分突出。为此,志鲲基金会积极携手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于2022年上线“守护逆行者”计划,为参与应急救援服务的志愿者购买意外保险,以减少意外伤害困扰。
该项目共出资1.1万元,为山西省侯马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应急志愿服务队71名应急志愿者骨干购买了全年意外保险,帮助他们减少参与应急志愿服务的后顾之忧,以支持社区储备应急与心理救援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