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鲲基金会立足“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以提升医疗资源可及性为核心方向,围绕预防、救治、赋能三个维度,聚焦健康宣讲、公益义诊、困境患者救助、基层医疗提升、医疗科研赋能五大领域进行项目发起与支持,探索系统性、可持续开展的医疗公益模式。

以下为部分案例:


健康宣讲


基金会全面落实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健康科普工作的部署,遵循“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指引,发起“康知园患者宣教公益项目”,联合医学专家与专业机构,开发体系化健康科普内容。项目聚焦慢性病管理、重大疾病预防等领域,将系统化、专业化的医学常识通过多样化的科普活动进行内容输出,将其转化为公众可理解、可操作的生活指南,赋能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推动“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转变。


目前已于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医疗健康知识科普讲座活动,受益群体超1000人次。



公益义诊


针对偏远地区广泛存在的医疗资源匮乏问题,志鲲基金会联合医院、社会医疗机构及志愿者团体等社会爱心组织,常态化开展医疗下乡活动,组织专业医护人员深入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为村民、困难群体等开展公益性医疗健康服务。基金会以实际行动助力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守护基层群众健康福祉,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基金会组织医疗志愿者前往四川省雅安县九襄镇开展爱心义诊,为200多位村民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


针对常见病、慢性病提供基础诊疗及用药指导


开展血压、血糖检测及基础疾病早期筛查


普及疾病预防、急救知识及健康生活方式


为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后续跟踪服务


困境患者救助


基金会构建“医疗救助+资源链接+心理支持”三位一体帮扶体系,为重大疾病、罕见病及低收入患者提供精准援助。通过定向医疗费用补贴、困境患者生活补贴、对接优质诊疗资源、引入专业心理咨询等举措,实现兜底帮扶,减轻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以切实行动传递社会温暖,守护生命希望。


基层医疗提升


基金会系统性开展基层医疗能力提升计划,针对基层高发疾病诊疗需求,联合三甲医院、医学学会等专业力量,通过技术培训、临床带教、案例研讨等形式,帮助基层医生掌握规范化诊疗技术,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筑牢基层医疗网底。


2024年起,基金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共同发起“肛好有你”公益项目,聚焦基层肛门良性疾病高发但诊疗能力薄弱的现状,为基层医生提供专项培训,推动先进技术向县域下沉,打造可持续的基层医疗人才成长体系。



医疗科研赋能


基金会设立医疗科研专项支持计划,通过资金扶持、资源对接及平台搭建,助力医疗领域前沿课题研究与技术创新。重点关注疾病机制探索、诊疗方案优化及公益救助模式创新,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系统性提升医疗公益项目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目前重点发起的“骨动中国-医药公益科研能力建设”项目,联合骨科专家与科研机构,支持骨科疾病治疗技术研发、康复方案创新等课题,破解公益救助中的共性难题,同步培育医疗志愿服务专业力量,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阅读 12